2018年3月21日下午13:30,毕业于清华大学、现任教于我校的太阳集团tyc5997讲师金星晔,为太阳集团tyc5997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“我为什么做出读博士这个‘奇葩’的选择”的讲座。
同学们很早就来到了教室,等候金老师开讲。
短暂的介绍后,金老师从自己的经历讲起。青涩稚嫩的少年时期,他也曾经历过与在场同学们同样的、也许是更甚的迷茫。
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子,刚入校的金老师非常不适应。除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、高强度的学业压力、纷繁复杂的学生活动,他还想找到合适的实习工作,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。“真的是要有所舍得。”金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,“我退出了许多的社团组织,如果我很忙、对所有的工作浅尝辄止,那么我将不会有那么多深层的投入和回报,我觉得可以有一些舍弃。大学是一个相当大的保护伞,在里面你可以去试、去做任何你想做的,但是必须慢慢地找到适合你的。”
越是全身心地投入,越能攫取到精华。慢慢地,金老师开始做一些对他来说有意义的事。“你们看这张照片,衣服上印着‘百年清华,校庆有我’。”金老师指着一张年少的他穿着紫色文化衫的照片说道,“这是很珍贵的一张照片,那是我第一次认真地、几乎花费了一整年的时间与老师同学们一起筹划清华的百年校庆。这其中我真的收获了很多。”金老师意识到,在学业与生活的万千“诱惑”中,应该分辨什么是有质量的,什么是该专心投入的。“志士惜年,贤人惜日,圣人惜时。”普通的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,而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。此后,他的大学生活逐渐开始朝着规划的方向发展,学习步入正轨,学生工作游刃有余。
本科快毕业时,金老师选择了读博。“我身边一半的学长学姐去了很不错的投行工作,但我还是继续留在了清华。”金老师十分坦诚,“并不是因为我有特别高尚的学术情操,只是本科毕业生太多,找工作也不容易,另外一个原因是,我意识到也许我并不喜爱传统金融那种略显枯燥的工作,于是继续读下去,也是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。”
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无心插柳的选择,使得金老师的人生轨迹开始走向全新的方向。“刚读博的时候太吃力了,晚上学到三点过,抱学霸的大腿,连学霸的解答都看不懂,可是没有办法啊,只能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慢慢啃,到后来快过半期的时候就好了很多。”繁杂的公式推导、深奥的专业知识,光鲜的博士头衔之后是无数个通宵不眠、秉烛苦读的夜。不过博士生涯相比本科,节奏要慢很多。金老师在读博第二年获得了前往美国深造的机会,在那期间,他开始学会了换一种角度思考、开始自己研究、也开始注意生活中发生的大事件。“整合自己的视角和别人的视角,形成自己的逻辑和观点,开始渴望研究,我认为这是重要的。”
读博士的一段经历在金老师看来,是他慢下来寻找自己的日子,而读书也不再是安身立命的功名之事,而是一种惯性的生活和心情的轨迹。他习得的不止是书本上的知识,在生活中也从一个只会煮泡面的“食材杀手”进阶到了能做一桌大菜的金小厨;也开始摄影,懂得拥抱身边的美丽、看广博的万千世界。“大学教育带来的第一是价值的塑造,其次是能力的培养,最后才是知识的教授。”金老师说,“读博士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,我选择博士时期来向大家分享,只是因为在这个阶段我收获了思想上的改变。我学到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技能,而是想静下来去研究的心情和态度。“
“有三岁之翁,有百岁之童“——讲座的最后,金老师如是告诉同学们。我们需要改变、需要思考,跳出固有的探索方式,找到明确适于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。我们不能复刻金老师的人生,但是金老师所讲、所感,无疑给入校也仅一年的同学们指引了方向。
泰戈尔曾说: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,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,它不断流溢,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,它不断地追求,以形形色色的自我形式表现出来。
祝愿所有的有志之人,都能有所成而成真我。